導盲犬畢業有多難是怎么回事?對盲人來說,導盲犬就如他們的第二雙“眼睛”,為盲人的日常出行提供了便利,成為他們的精神寄托。但是導盲犬是要接受過專業訓練的,想要達到合格也是很困難的,可以說是比國寶大熊貓還要稀少的了。那么什么樣的導盲犬才算合格?
從成本來說,培育出一只合格的導盲犬至少需要15到20萬;從合格率來說,只有不到30%的受訓犬能最終成為導盲犬,走上工作崗位;從時長來說,從出生到上崗,一只小狗要經過2年的受訓才可以投入工作。
首先是品種,一定要不具攻擊性,根據2018年12月開始施行的《導盲犬》國家標準,導盲犬選種宜選用拉布拉多和金毛。品種符合后,導盲犬幼犬需要有完整的血統系譜。要求三代來源清楚,無遺傳缺陷,不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過于活潑的性格,但也不能反應遲鈍。
期間幼犬要進行穩定性、適應性、服從性和與人共同生活的社會化訓練,否則成年犬接受訓練的過程就會相當漫長,甚至被淘汰。
訓練的內容包括帶領主人上下樓、過馬路、避開障礙物等。還要克服自己的天性,訓練時間約6-9個月。導盲犬要上崗需要經歷七十多條標準嚴苛的考核。
可以上崗后,導盲犬和申領者要進行至少一個月的共同訓練,這期間他們24小時生活在一起,申領者要學會梳毛、喂食、帶犬上廁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