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隨著我市經濟發展,私家車保有量迅速增加,需要學習汽車駕駛技術的人也越來越多,駕校里也越來越熱鬧起來。連日來,記者連續走進我市新亞駕校,與這里的教練和學員們一起學習、工作,采擷發生在這里的趣聞故事。
換檔練到腳抽筋
有一位姓李的女學員,是今年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合肥新亞駕校學車已經快一個月了,換檔時還是忍不住會低頭看檔位,教練多次提醒也改不過來。
有天早上,這名學員又到駕校練車,同班學員都在教練的指導下上車練手,只有她被單獨留了下來。就在這名學員莫名其妙之時,教練領著她來到一個車庫里,指著一臺待修的教練車命令:“今天上午你的課程就是在這里練習換檔,從一檔開始,啥時候換檔不用低頭了,再回班級上路開車。”女學員心里有點委屈,但也知道這是教練給她安排的小灶,只能低頭上車,還自我安慰:今天上午不用怕太陽曬了!
教練隨后回班級教其他學員開車,這名女學員一個人在車庫里練了起來:踩離合,左前推一檔,輕踩油門慢松離合,起步;抬油門,踩離合,左后拉二檔,加速……中午11時許,駕校午休,教練回到車庫找這名學員放學,只見這名學員嘴里念念有詞,還在一絲不茍地練著。聽到教練通知她午休,這名學員推開車門下車,結果腳一觸地就腿一軟,差點摔倒。“腳抽筋了!腳抽筋了!”這名學員驚慌失措。“沒事,沒事,活動活動,一會就好了。”教練告訴她。
突擊訓練雖然把女學員練到腳抽筋,但很有效果。下午再次回到車上,這名女學員換檔再不用低頭看了。“檔位熟悉了,心里有底了,當然不用看了。當然,其實更怕教練再把我腳練抽筋。”女學員的話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
簡單問題復雜化
“學開車,并不是學歷越高,學得越快。沒什么文化的學員比較難教,因為有時候講理論知識他們聽不懂;而高學歷、高智商的人也難教,這些人很聰明,卻把很多簡單的東西搞得很復雜!”教練吳天旭這樣跟記者說。
教練吳天旭對他教過的兩名高學歷學員印象深刻。有一次,吳教練帶他們練倒車,學過開車的人都知道,練倒車有個“三點一線”定位法,很多人不一定懂這是什么意思,但一般坐上車就很容易理解。
吳教練就對那兩名學員講了“三點一線”,并進行演示,兩名學員聽得似乎有些“傻”了,始終弄不明白啥是“三點一線”,其中一名甚至從背包里掏出筆紙,要畫出“三點一線”好好研究一下。教練要講清這其中的理論,也是件挺為難的事情,結果為解決這問題費了不少精力。
“咱普通人,一加一等于二,不會想為什么,你要是忽然問他們一加一等于幾,他們腦袋里會先打個問號:教練不會出這么簡單的題目吧?”吳天旭笑著說,有些人把學開車想得太復雜,其實很多都是經驗性的東西,多練就容易學會。
考前緊張開錯門、坐錯位
有名女學員,順利通過了科目二考試,接下來要進行科目三路考。按照固定的“套路”,她先檢查一遍車輛,然后走到車子右邊,向坐在副駕位的考官報告完畢,聽到考官開考的答復后,一般學員都是從車后繞到車子左邊,然后打開前門,坐上駕駛員位置開始考試。
結果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那名女學員并沒有繞到車子左邊打開駕駛員位置的車門坐上駕駛員位置,而是直接打開右邊的后車門,直接坐到考官后排的車位上。這一舉動是什么意思?考官當時就懵了。車上的其他學員也覺得莫名奇妙。其實是那名學員太緊張了,一時間腦子“短路”,不知道下一步該干嘛,連考試時要開哪個門、坐哪個位置都忘了。
教練陳富民笑著說,有些學員訓練時一點問題都沒有,考試時一看到考官就緊張,這種“開錯門、坐錯位”的事情讓人哭笑不得。還有的學員壓力太大,會哇哇大哭,“有個四十幾歲的女學員考試不過,現場大哭起來,勸都勸不住!”
學員學車中的趣事時有發生,除了極個別確實不適合學開車,其實絕大部分都是心態問題。學車并非難事,只是一項基本技能,教練提醒大家想學好車,關鍵在于平時多練習,技術過關,心理素質過關,上考場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才能打下扎實的基礎,順利通過考試。
教練語錄:有時難聽但有道理
采訪中,有不少學員還與記者分享了自己學車時教練說過的一些搞笑話。記者也把這些話語整理起來成為教練語錄,希望能給學車的“新手”啟發。
語錄1:方向盤把穩點,別讓它左晃右晃,我們這車喝的是汽油,不是酒。
語錄2:讓你方向盤打半圈,你偏打一圈,你以為這是打麻將呢?!
語錄3:叫你松油門,你偏偏轟油門;讓你轟油門,你偏偏又松油門,不知道是我“大舌頭”,還是你“耳朵背”。
語錄4:不錯,有進步,以前這車開走的是小S線路,現在都開大S了。
語錄5:怎么又被自行車超了,這會兒功夫,自行車都超幾輛了?
語錄6:你這是系安全帶呢,還是打領帶,一分多鐘還弄不好。
語錄7:大家請注意,我們的“剎車妹妹”即將上車練習了。請戴眼鏡的、戴假睫毛、戴假發的統統取下來妥善保管,以防她踩剎車之后不翼而飛。
語錄8:還老師呢!說你幾句就哭,你知道你學生的感受了吧!
語錄9:半坡起步不是半坡倒車,你這是新研發出來的項目還是想跟我同歸于盡?
|
|